稀缺---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
因为稀缺,所以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
因为稀缺,会降低带宽(处理事情能力和注意力的能力)
也因为稀缺,所以会产生管窥效应,只专注于眼前的事情(deadline)
因为管窥,无法注意到其他重要的事情
因为稀缺,降低智商,使人变得无能
因为稀缺,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,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
逃离稀缺,需要指定计划,以便产生闲余
因为有闲余,才能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
通过设置计划,增加闲余,以便有更多接近自己带宽上限的时间,拥有更高的效率才能解决更多的事情,也可以提高办事的质量
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缘
因为缺少,所以稀缺,也因为稀缺,所以缺少(像是废话。。。
稀缺
-
拥有的比需要的少,结果很简单:人们会变得不幸福。
-
稀缺,会导致不满,甚至抗争
稀缺是一种心态。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,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,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
这是最致命的,它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,而且是自己毫无知觉的情况下
带宽(bandwidth)
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限的类似注意力的东西,如果注意力下降,则工作效率大概率也下降
-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,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: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。和前瞻性,还会减弱我们的控制力。
deadline 的原理
-
当稀缺俘获大脑时,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
- 中途修正反映了稀缺俘获大脑所引发的一种结果现实变得无法逃避,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
- 在一项大规模的营销实验中,实验人员为一批客户邮寄了一张写有截止日期的礼券,而为另一批客户邮寄了不会过期的礼券。虽然不会过期的礼券一直都有效,但其使用率却很低。可见,如果没有时间稀缺的影响,礼券就不会吸引1人们的注意力,甚至有可能会被丢弃在一旁,被人渐渐遗忘。在另一个领域中,组织研究者发现,在销售周期的最后几周(或几天)中,销售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达到了顶点。而我们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,距离发薪日越近,数据录入员工作得就会越卖力。
专注红利
- 无论是有关工作还是娱乐,只要时间有限,我们都会尽量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。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“专注红利”(focus dividend ),也就是稀缺俘获大脑时所产生的积极成果。
- 稀缺会自动将千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,让我们做到凭一己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。
管窥 (tunneling)
因为我们过于专注当前的食物,所以就会忽略其他的一些事情
-
专注于某-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路其他事物,也叫“隧道视野”中时,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路略其他事物。
- 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:当我们沉浸在一本书或一部电视剧身旁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们往往会 充耳不闻。可见,专注同时也会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。所以,我们可以说稀缺 令人“专注”,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 “管窥” 之见,只能一门心思地 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。
-
专注具有积极意义: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;管窥则是消极的: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,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。
-
稀缺会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,让我们做出不同选择。这种现象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成效;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为此付出代价:这种 “专心致志” 会令我们忽路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
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
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,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。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,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。一方面,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,削弱人们的分析、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;另一方面,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,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。
稀缺会直接减少带宽一一不是减少某人与生俱来的带宽容量,而是减少其当下能用得上的容量。
贫穷会成为心智的负担
就算没有实验人员去提醒稀缺的存在,贫穷状态也会削弱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。
稀缺,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,不知如何分配资源,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。稀缺会使人变笨,变得更加冲动。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,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。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。
闲余和权衡式思维
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
- 把东西装进行李箱,是对资源管理问题的最好比喻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箱,要在里面装上工作、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。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箱,要在里面装上住房、服饰和其他所有支出。资源的稀缺和富足,会改变我们装箱的方式。如果没有余闲存在,我们在装箱时就不得不进行权衡。可见,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。
- 用大行李箱收拾行李时,人们总是十分随意;而用小行李箱收拾行李时,人们便会变得小心翼翼,思索再三。以上关于行李箱的叙述是对生活中许多其他向题的比喻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时间行李箱,需要在里面装上工作、休闲和与家人共度的时光。我们也都有一个金钱行李箱,需要在里面装上住房、服饰和所有支出。而且,有些人还为自己制定了热量行李箱,要在里面装上所有食物。这一比喻告诉我们,当稀缺令我们专注时,同时也会改变我们收拾行李箱的方式。也就是说,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、度过每一个小时、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。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,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:大行李箱总是装得随心所欲,还剩下不少空间;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,满满当当。
权衡式思维 (trade-off thinking)
- 它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。在稀缺状态下,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,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,开始产生决策难题。
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
- 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,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。
余闲 (slack)
- 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,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,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。
- 余闲可以将我们从做权衡的苦差事中解脱出来。
适当的余闲可以增加更多的容错
专业认知
- 虽然相对性认知是大脑处理信息时的固有特征,但经验与专业技能还是能让我们摆脱这一限制。
- 专业技能,也就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,能够对认知形成改变
- 因为专注,所以拥有专业技能;因为专业,所以有了管窥之见;因为管窥,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。
借用和短视
借用 (Borrowing)
-
在稀缺状态下,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。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,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,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。而当我们借用时,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。今天的稀缺,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。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,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,这样一来,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。
-
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,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。从长远来看,借用会进一生加剧稀缺
deadline 的熬夜、对于学业的不正确对待
現时偏见 (present bias)
- 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,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。
短视
- 这就引出了管窥心态最基本的含义: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,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。当然,研究也品示,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,而稀缺则令这问题变得更为严峻
稀缺陷阱
稀缺陷阱
- 稀缺陷阱就如同“杂耍”,太多的“最后关头”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。这是管窥所引发的后果
- 我们可以在当下尽己所能,但这样的做法会给末来带来新问题。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。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,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。
- 改变心态,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。
一个复利的例子
- 在黎明前的几个小时,小販们就会来到市场。如果你去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贫穷城市,就很可能见过这类街头小販,也很可能从他们那里买过东西。在金奈,小販们会坐在路边,有的摆个货摊,但大多数人只有一张毯子,兜售着蔬菜、水果或鲜花。他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:小販们一般会在清晨购买价值为1000卢比(20 美元)的货物;当天卖完之后,收人1100 卢比,总利润 100卢比(2美元多一点)。这种买卖需要两类投人:小販们的劳动力和每天用来进货的 1000庐比。有些小販拥有 1000 卢比,而大部分(我们得到的数据是65%)小販得去借钱。这笔货教一点也不便宜,每天的利息是5%。换向话说,小販们在卖完东西后,他们收获的 100卢比总利润的一半还要用来支付利息。小贩们为货数支付的利息,可能是充延比都市场上最有意思的事。
- 在每位小販的可支配金钱中,都有一小笔余闲,可以用来消费。他可以去买杯茶喝,买点零食吃,也可以给孩子或孙子买些糖果。假设小販们没有将这笔小钱花掉,而是每天都省下5卢比,就可以用这5卢比进货。这样,他们每天就可以少借5卢比。如此看来,经过200 天的努力,他们就可以免于1000卢比的借货。而事实上只消50 天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。这就是复利的作用(尤其是在利率很高时),每天 5%的利率会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复利。
逃离稀缺陷阱,首先就需要制订计划
- 逃离稀缺陷阱,首先就需要制订计划,而在稀缺心态的控制之下,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到这一点。制订计划很重要,但并不紧急,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窺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
- 余闲,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。
稀缺陷阱的表现
- 研究显示,在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控制时,自我控制力很可能会被消耗掉。
- 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,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:只要再多一点资源,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,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。
-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,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,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
穷人的无能,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贫穷本身
只要生存于贫困之中,我们所有人都会变得无能。
形式的技能习得,无论是去学习社交技巧还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,都需要带跑。如果穷人缺乏带宽,那么他们就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实用技能。
为了加深对贫困人群的了解,我们必须认识到:他们会专注于自身的问题,会形成管窥心态,会犯错误;他们缺乏的不仅是金钱,还有带宽。
节省带宽
从稀缺心态的角度出发,我们就不难理解发生在穷人身上的众多失误。这些失误的不可避免,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积极性,而是因为缺少带宽。因此,我们要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。我们要设计有效的预警机制,让穷人提早为未来做准备。所以,为穷人提供的培训要简单实用-节省带宽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。
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,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,而是闲庭信步般轻松愉悦地处理事务。一亨利•戴绘•梭罗
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,把重要的事情拉入 “管子”视野,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。当带宽有限时,让“疏忽〞等同于“默许” 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。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,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。
同样,我们也能对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 “稀缺防御”。我们可以引入类似于减速带或助理这样的工具,利用我们对事情本身的洞察力,来构建出更为理想的成果。关键在于你所采用手段的内在遇辑,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稀缺能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,以及帮助我们管理长久以来得不到解决的问题
只要有可能,就要将警醒型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
利用带宽,就是要去分配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。
你以为保持灵活度是在帮自己,但却让自己产生了拖延和分心
带宽变化时机的重要性,在于能让人们将计划与更为理想的带宽变化时机联系起来。
人们总是忽略带宽的重要性。当决定做某件事情时,人们会想到他们能利用的时间以及这件事需要花费的时间,但很少会想到带宽。迫近截止日期的稀缺体验,起因于人们在充裕时所采取的时问管理方式,我们在 “富足"时往往想不到为将来留有余闲。所以,只要规划和管理好“带宽〞,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,我们在为人父母、学习、强迫自己去健身、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,都会用到。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,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